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科普能量】手麻不一定是颈椎病:你不知道的腕管综合征

作者:许菲璠、伊骏飞 来源: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11
字号:+-14

  腕管综合征,老百姓俗称“鼠标手”,是最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发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2。任何原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受压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即称为腕管综合征。

腕管的结构

  腕管是一个骨性纤维鞘管,上面是掌侧的腕横韧带(相当于被子),其余部分为骨性结构,称腕骨沟(相当于床)。由腕骨和滑膜组织组成的腕管内有1条正中神经和9条长肌腱,这“10个家伙”蜗在一张床上,正中神经位于距离腕横韧带最近的浅表层。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分为外侧支和内侧支,分别掌管手部肌肉活动和皮肤感觉,所以腕管内神经受压,常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图片14.jpg

常见病因

  大部分腕管综合征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称为特发性腕管综合征。

  继发性腕管综合征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如肿瘤、腱鞘囊肿等病变压迫,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因素,先天性腕管狭窄,打字、织毛衣等反复腕部屈伸运动。

  此外,本病尤其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女性,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滑膜增厚有关。

临床表现

  腕管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偏大拇指侧手掌及3个半手指的麻木、刺痛、烧灼感,夜间感觉障碍发作尤其明显,患者常从睡眠中苏醒,甚至不得不靠活动手臂达到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手活动笨拙,活动后加重。经典的查体体征包括正中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痛觉、温觉、两点辨别觉)。后期可以出现掌肌萎缩、无力。神经外科医生通过详细的查体,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图片15.jpg

辅助检查

  1.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反映正中神经损害,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常规检查

  2.腕管超声:具有经济、方便、快速、无创的优点。用于发现腕管内解剖异常、占位等,可以初步判断正中神经的受压程度。

  3.核磁共振:能够提供腕部清晰和全面的解剖图像。对于腕部局部因素如肿瘤、腱鞘囊肿、骨折后碎骨片等引起的腕管综合征,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

治疗选择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指南推荐:轻度病例适合非手术治疗,若出现正中神经失神经支配的情况,则需要考虑积极的手术治疗。失神经支配的体征包括:持续麻木、感觉丧失以及鱼际肌萎缩或无力。

  非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轻度患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腕部夹板固定、局部激素封闭的效果最好,短期有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0%和75%以上。超声和口服激素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其余的治疗方式如按摩、激光、针灸、利尿药等没有明显的效果,盲目推拿甚至有加重神经损伤的风险。

  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安全、有效。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传统的开放腕管减压术和内镜腕管减压术。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腕管结构暴露充分,手术效果满意,但缺点是切口范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瘢痕明显(见下图)。

图片16.jpg

  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内镜腕管减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手术切口仅需1.0~1.5cm,通过神经内窥镜深入到腕管内进行手术操作,在高倍镜下,分离并彻底切断腕横韧带以达到腕管的充分减压(见下图)。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有研究提示,内镜手术更为安全,且内镜手术的轻度并发症(5%)和总并发症发生率(5.5%)要显著低于开放手术(10.2%,8.7%)。从手术治疗的效果来看,两者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内镜手术术后手部抓握力恢复较开放手术更优,且术后恢复工作的时间更早(平均早8天)

  自2014年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李良教授所带领的外周神经团队开展了局麻下内镜微创腕管、肘管减压术,已经手术治疗了400余例患者。单只手腕管减压手术时间仅为10分钟,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以上,98%以上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再复发。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前来咨询。

  专家出诊安排:

  李  良主任医师:周三全天(厂桥院区)

  伊志强主任医师:周一全天(厂桥院区)、周五全天(大兴院区)

  鲁润春副主任医师:周一全天(大兴院区)、周三下午(厂桥院区)

  许菲璠副主任医师:周二全天(大兴院区)、周五下午(厂桥院区)

  伊骏飞主治医师:周三下午(厂桥院区)

  (神经外科  许菲璠、伊骏飞)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