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19年8月 第13期>> 正文

一年一度“三伏贴”又开始啦

作者: 来源: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发布时间:2019-08-06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提起三伏天,不少人都要皱起眉头,这一年中最难熬的桑拿天今年又要持续整整40天!但如果能好好把握,三伏天却也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大好时机——冬病夏治正当时呢!

19年13期2-163.jpg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的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最适合中药贴敷。此疗法是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制成膏状,敷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并持续刺激这些穴位,引起穴位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疱,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用辛温祛寒药物在某些特定穴位进行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哪些人适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三伏贴适合于经中医辨证属虚寒证的:

  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 2岁以上小儿、老年(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

  什么情况不适合三伏贴

  禁用人群: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发热患者;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慎用人群:孕妇;2岁以下婴幼儿;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的患者。

  温馨提示

  1. 正常情况穴位帖敷2~4小时可揭下,如贴敷4~24小时后,局部若有轻微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 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性和肥甘滋腻性食物、冷饮和冰冻食品;

  3. 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2019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伏贴安排

  头伏:7月12日、7月13日、7月14日,共三次;

  中伏:7月22日、7月23日、7月24日,共三次;

  闰中伏:8月1日、8月2日、8月3日,共三次;

  末伏:8月11日、8月12日、8月13日,共三次。

  贴敷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1:00-4:00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